臨床專業知識歷年試題(385)-2019天津醫療衛生
2019-11-11 14:06 分享到:
1. 房間隔缺損最常見的類型為()《兒科學》
A.卵圓孔未閉
B.原發孔缺損
C.繼發孔缺損
D.原發孔缺損伴二尖瓣裂
E.繼發孔缺損伴部分肺靜脈異位引流
2. 驚厥持續狀態的處理,錯誤的是()《兒科學》
A.盡快找出病因
B.吸氧
C.禁用甘露醇
D.首選地西泮止驚
E.積極降溫
3. 關于女性生殖道的自然防御功能,下列哪項是錯誤的是()《婦產科學》
A.兩側大陰唇自然合攏,遮掩陰道口、尿道口
B.陰道菌群可抑制其他細菌生長
C.子宮內膜周期性剝脫,消除宮腔感染
D.輸卵管黏膜上皮細胞的纖毛向傘端擺動阻止病原體侵入
E.生殖道黏膜有不同數量的淋巴細胞,發揮抗感染作用
4. 新生兒生后2~3天出現黃疸者最常見的是()《兒科學》
A.敗血癥
B.母乳性黃疸
C.新生兒肺炎
D.生理性黃疸
E.膽道閉鎖
5. 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多見于()《兒科學》
A.早產兒
B.小于胎齡兒
C.足月兒
D.微小兒
E.足月小樣兒
6. 胎兒循環的特點是()《兒科學》
A.肺血流量大
B.肺血管阻力高
C.肺血管壓力低
D.娩出前卵圓孔關閉
E.臍靜脈血氧飽合度低
【參考答案與解析】
1.【參考答案】C??键c:《兒科學》先天性心臟病。解析:房間隔缺損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1).繼發孔型房間隔缺損又稱第二孔型房間隔缺損,最為常見,約占50%-70%。缺損位于房間隔中心卵圓窩部位,亦稱為中央型缺損。約10%合并部分性肺靜脈異位引流
(2).原發孔型房間隔缺損又稱第一孔型房間隔缺損,約占15%,缺損位于心內膜墊與房間隔交接處。常合并二尖瓣前瓣裂或三尖瓣隔瓣裂,此時稱為部分型心內膜墊缺損。
(3).靜脈竇型房間隔缺損:約10%,分上腔型和下腔型。多數缺損常位于上腔靜脈入口處,右上肺靜脈常經此缺損異位引流人右心房。少數缺損位于下腔靜脈入口處,常合并右下肺靜脈異位引流人右心房。
2.【參考答案】C??键c:《兒科學》驚厥。解析:驚厥持續狀態處理錯誤的是禁用甘露醇。正確處理原則是:①病因治療如癲癇、化膿性腦膜炎;病原學治療;高熱降溫。②保持呼吸道通暢,吸氧。③止驚:首選地西泮,劑量為0.1~0.3mg/kg,靜脈緩慢注射>3min。必要時30分鐘后可重復,但24小時不超過3次。④防止腦水腫,保護腦功能,驚厥持續時間長,或反復發作,多發性腦水腫,此時用20%甘露醇降顱壓,起到良好效果。⑤復雜型熱性驚厥也可呈驚厥持續狀態,除積極降溫外,要預防復發。
3.【參考答案】D??键c:《婦產科學》女性生殖系統解剖。解析:因為女性生殖系統的自然防御機制包括兩側大陰唇自然合攏遮掩陰道口和尿道口、陰道維持酸性環境即陰道自凈作用、子宮頸內口緊閉和生殖道黏膜的淋巴細胞,發揮抗感染作用等,所以其他四個選項是對的。輸卵管黏膜上皮細胞的纖毛向宮腔方向擺動以阻止病原體的侵入,而非向傘端擺動。
4.【參考答案】D??键c:《兒科學》新生兒黃疸。解析:新生兒生后2~3天出現黃疸者最常見的是生理性黃疸,病理性黃疸出現早,一般在生后24h內出現。
5.【參考答案】C??键c:《兒科學》新生兒缺血性腦病。解析: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多見于足月兒。
6.【參考答案】B??键c:《兒科學》新生兒循環系統。解析:胎兒時期的營養和氣體代謝是通過臍血管和胎盤與母體之間通過彌散方式而進行交換的。由胎盤來的動脈血經臍靜脈進入胎兒體內,至肝臟下緣,約50%血流人肝與門靜脈血流匯合,另一部分經靜脈導管入下腔靜脈,與來自下半身的靜脈血混合,共同流人右心房。由于下腔靜脈瓣的阻隔,使來自下腔靜脈的混合血(以動脈血為主)入右心房后,約三分之一經卵圓孔入左心房,再經左心室流人升主動脈,主要供應心臟、腦及上肢;其余的流入右心室。從上腔靜脈回流的、來自上半身的靜脈血,入右心房后絕大部分流人右心室,與來自下腔靜脈的血一起進入肺動脈。由于胎兒肺臟處于壓縮狀態,故肺血管阻力高只有少量流入肺臟經肺靜脈回到左心房。
【半月講壇教育提醒】2020天津更多報考信息請關注天津半月講壇官網(www.hbyhsl.com.cn)或微信公眾號(tjbanyuetan),天津半月講壇教育咨詢電話:022-23108061,天津半月講壇教育薊州分校咨詢電話:022-29880199。